媒体聚焦:从老破旧到零碳标杆!贵州省建科院上演绿色逆袭

发布日期:2025-05-03
【字体:打印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双碳”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绿色低碳的方向。此后,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全国“两会”,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政策文件不断强调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加快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中建四局贵州省建科院紧跟国家战略部署,于2023年全面进军既有建筑更新改造领域,2024年成功将办公园区打造成为全国首个超50年历史的“零碳园区”,树立了行业标杆,成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生动范例。这一成果不仅契合了国家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要求,更为建筑行业在存量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近日,零碳园区更新改造项目吸引了来自新华社贵州分社、中工网、中新社贵州分社、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网、劳动时报等在内的多家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代表走进园区,“零碳园区”获得了持续的关注和报道。

贵州省建科院零碳园区改造项目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园区内共有12栋建筑,建筑面积达10380平方米,部分建筑使用年限已超50年,老化现象严重,市政交通系统混乱,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每年高达285.96吨。面对这一现状,贵州建科院充分发挥其在咨询、检测鉴定、工程勘察设计、绿色建材、特种施工、节能认证及评估等全产业链的技术优势,用好诊、断、投、改、运“五字诀”全面提升园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推动园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贵州省建科院充分整合技术和产品优势,强化碳核查,坚持节能与产能、降碳与吸碳双管齐下,全力达到“用能平衡”,实现“碳中和”目标。

节能降碳,推动园区改造低碳化。项目将单位面积用能较大的绿建所和使用年限最久的结构实验厂房作为重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运用结构加固、表皮建材提升、内部空间改造、近零能耗技术等方式,推动建筑本体节能率≥40%,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100%;其他建筑则通过外墙屋面保温、中空外窗提升、新风系统、厨房炊事全电化等方式,实现降碳7%的目标;项目采用的低碳混凝土、高延性山砂混凝土、M60Ⅲ型灌浆料等绿色建材,是贵州省建科院的自主研发产品,在园区建筑降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还将产生的废弃混凝土试块进行固废改造利用,应用于园区装饰、景观等项目建设,推动碳排放量降低66%~88%。园区改造后碳总排放量为250.08tCO2/a,整体降碳率达到12.5%。

产能吸碳,推动园区全域绿色化。项目打造光伏系统3528㎡,包括建筑屋面、立面BIPV、光伏停车棚、太阳能路灯、光伏玻璃等,年发电量达57.9万kwh,替代减碳300.06tCO2/a,成为以光储直柔为技术路径的既有建筑零能耗改造示范园区;改造后园区拥有1600㎡复合湿地公园、6059.17㎡透水路面、1657.97㎡绿地面积,推动环境绿美化的同时,实现生态碳吸收2.92tCO2/a,园区最终碳排放-52.9t,成功实现“零碳”目标。

数字赋能,推动园区运维智慧化。为实现“零碳、高效、健康”运维目标,贵州省建科院组织研发团队为园区“量身定制”了零碳园区智慧运维平台,通过60余块智能表计和光伏系统,对园区水、电等能源分项分区监测,并通过预测分析和智能调控达到“用能平衡”,保障园区能源100%自主供给。通过对管网流量、易涝点及强排水泵等进行监测预警,保障园区管网、照明等公共设施高效运行。通过设备互联对建筑内天窗、空调、智能传感器等设备状态进行监测管理,确保低碳运行。以数字平台为抓手,园区真正实现了环境健康与节能降碳双优化,对于巩固“零碳”成果、打造绿色高地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在零碳园区更新改造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贵州省建科院顺利成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获得了中建集团第一届AI大模型应用场景创新赛最佳方案奖,斩获全国首批、贵州首个零碳建筑等多个认证标识,成为贵州省及中建集团唯一入选的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存量土地和既有建筑盘活利用试点”,同时也是贵州省“零能耗建筑及零碳园区试点项目”。

零碳园区建成后,成为绿色低碳建筑领域“网红打卡点”,贵州省住建厅、贵阳市城市更新事务中心、广州市住建局等政府领导,中国工程院、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贵州大学等专家学者,中国建研院、中建集团、中建钢构、中建科工等系统内外单位相继赴贵州建科院参观交流,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发展,为行业标准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实践案例,对促进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

零碳园区正在将“含绿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含金量”。未来,贵州省建科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既有建筑零碳改造的系统技术和高效管理办法,积极参与全国零碳园区建设浪潮,打造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案例,将建筑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向“新”向“绿”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贵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四局微信

贵州科研院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院长信箱  |  纪检举报信箱  |  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联系人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