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技术重大突破——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再破机制砂配制强度和泵送高度世界纪录

发布日期:2019-12-17
【字体:打印

12月15日,由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牵头,中建西部建设贵州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产、学、研联合体在贵州省第一高楼贵阳国际金融中心项目1号楼进行了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401米超高泵送试验,该实验创造了纯机制砂配制强度和泵送高度的世界纪录。
该联合体技术团队在以徐立斌所长的带领下,在2015年贵阳花果园双子塔C100混凝土311米泵送实验成功的基础上,不惧艰难,持续进行技术攻关,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经历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上千次的反复试验,成功研发出C120全机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
第一,在材料选择方面,坚持材料本土化方向,全部使用当地材料生产的精品机制砂,石粉含量控制在5%以下,亚甲蓝控制在0.5以下,细度模数2.8~3.0,相比国内大多采用河砂或者河砂+机制砂配制C100以上的混凝土的技术路线,其难度更高;
第二,在材料搭配方面,除常规的超细粉硅粉外,选用不同粒径、活性、形态的超细粉体进行合理的搭配,达到物理减水、火山灰活性、碱激发等多重复合增强效果,弥补了机制砂较河砂硬度偏软的性能缺陷;
第三,在材料研发方面,使用新型保坍降黏型减水剂和降黏型超细粉,不但使C120混凝土具有C40混凝土的黏度,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小于5秒,同时可使混凝土的工作性保持4小时以上,保证了混凝土具备400米以上超高泵送的能力。
第四,采用滑管仪、泵压无线监测等高端测试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获得了C100以上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泵送阻力的差别,可为类似超高层建筑在泵机选择、泵管布置等方面提供技术参数参考。
本次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401米超高泵送试验的成功,突破了全机制砂混凝土在配制强度和泵送高度的记录,是科研院积极响应中建四局2+5战略提质转型,彰显我局在超高建筑建设领域的高端科技引领实力。
(徐立斌)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四局微信

贵州科研院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院长信箱  |  纪检举报信箱  |  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联系人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